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提出颅咽管瘤全新分型

来源:多比医网 作者:网站小编 时间:2015-04-17

核心提示: 美国某州立医院神经外科办公室,煮沸的咖啡正升起袅袅的云烟,即将开始严肃而紧张的一天,医生们需要片刻的轻松,在早班前大家碰
 
  美国某州立医院神经外科办公室,煮沸的咖啡正升起袅袅的云烟,即将开始严肃而紧张的一天,医生们需要片刻的轻松,在早班前大家碰碰头,点评一下昨天的手术,询问两句近几天神经外科领域发生的新鲜事,看看近一期国际神经外科权威杂志《Neurosurgery》吸引他们眼球的什么。他们习惯了寻找像Rhoton,Spitz这样的大明星,但是今天摆放在他们眼前的封面文章来自太平洋遥远的彼岸,中国。
 
  中国神经外科领域的科学家漆松涛及他所领导的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颅咽管瘤分型。颅咽管瘤的分型可以说是尘埃落定,每个人都不陌生,谁还能在这一领域玩出什么新花样,但是这一次,凭着专业人士敏锐的嗅觉和审慎的眼光,他们感觉到,这篇文章已经激动了他们神经系统中那些奇妙的化学递质。
 
  颅咽管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有明显包膜的原发良性肿瘤,人们很早就发现通过外科手术全切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是面对这样一个良性肿瘤,外科医师在切除时却遇到难以克服的屏障。肿瘤多点起源、生长方式多样,与垂体柄、垂体、三脑室底等重要结构间的关系变化多端,让外科医师投鼠忌器,导致姑息性手术成为主流。垂体柄和下丘脑是掌管人类内分泌系统的中枢所在地,极其柔软而又脆弱,稍有不慎致损,即会带来人体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死的可能,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师在处理此类病例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其治疗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组织学良性、临床呈恶性结果的颅内肿瘤。
 
  因此,神经外科医师必须在术前充分了解颅咽管瘤及其毗邻的解剖结构,特别是与第三脑室的关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早在1962年,Rougerie即提出了颅咽管瘤的分类方法,他将颅咽管瘤归于5类,即视交叉前颅咽管瘤、鞍内颅咽管瘤、视交叉后颅咽管瘤,巨大颅咽管瘤以及非典型颅咽管瘤。1975年,Pertuiset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鞍内颅咽管瘤、鞍上颅咽管瘤(视交叉前、视交叉下、视交叉后),鞍内鞍上颅咽管瘤及脑室内颅咽管瘤。而Konovalov则将其分为:鞍内鞍上颅咽管瘤、鞍上脑室外颅咽管瘤、脑室内颅咽管瘤及巨大颅咽管瘤。Kobayashi, Steno, Hoffman等也提出了几类更为简单的分型。但仍然认为颅咽管瘤突入至三脑室内生长,手术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三脑室底下丘脑的损害,在此以后对颅咽管瘤的分型问题逐渐沉寂下来,在该领域沉睡三四十年未再有新进展。
 
  而这一次,来自中国南方的神经外科医师们在这一领域激起波澜。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漆松涛教授,包括他的优秀助手潘军、张喜安副教授组成了国内该领域的团队,潜心研究十余年,破冰而出,终于取得突破,根据肿瘤的病理特点和生长方式,总结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大宗病例,提出了可以指导手术入路选择并与预后相关的外科学分型。将颅咽管瘤总体上分为鞍膈下型、鞍上脑室外型、和脑室底内型三类。该课题的完成改变了颅咽管瘤难以根治的治疗观念和现状,提出针对不同分型肿瘤个体化治疗理念,使颅咽管瘤治疗和手术结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一石激起千重浪,南方医院颅咽管瘤的新分型,对疾病的认识,对手术的指导是该领域手术学上的重大突破,业内人士好评如潮,Acta Neurochirurgicai资深主编,神经外科界著名学者N de Tribolet r说道:“这是颅咽管瘤研究上重要的一篇文章,是凡在此方面想有所挑战的外科医师必读文章,其病例数之大,讨论之细微,手术效果都不容置疑,它代表了该类手术中垂体柄的保留,三脑室及下丘脑保护的高水平。”其他一些著名专家评述说:“这篇论文来自一个治疗经验极为丰富的单位,论述详尽,恰如其分。”“它讨论了一个非同寻常又极其重要的问题,详细论述了下丘脑的地位和术中保护,无疑,这对颅咽管瘤的手术极具帮助。”“它涵盖了所有颅咽管瘤的类型,并且包括那些极为重要的变异类型和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三脑室有兴趣的专家而言,它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
 
  迄今为止,这是由我国医师分型,全世界公认的,在颅咽管瘤手术中的突破性进展,是以漆松涛教授为核心领导,包括潘军、张喜安副教授,陆云涛、樊俊博士等一批极为优秀的青年人才多年的积累,厚积薄发,磅礴而出的学术成就,是我国神经外科界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上的具影响力的一篇论文,是在欧美日一统天下的神经外科界,由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神经外科医师独立研究的大型成果,标志着我国神经外科专家开始在世界神经外科舞台拥有了充分的话语权。

上一篇:三大听神经瘤检查方法 下一篇:脑胶质瘤与认知功能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猜你喜欢

便捷查询便捷查询

  • 预约挂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