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肿瘤临床逐步认识到,参与制定治疗方案的各学科成员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水平,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是否均衡匹配,是决定团队决策的方案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监测执行者能否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对评估多学科参与制定的治疗方案的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手术治疗仍然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外科对肝转移灶手术观念的变化,使可切除患者的比例明显提高,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也相应提高到25-40%。目前,随着分子靶向药物与化疗的联合,开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转移变成可以切除,外科技术和观念的进步,又使很多原来认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变成为可能,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单纯化疗的20个月,延长到30个月以上。
靶向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贝伐单抗、以及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的出现,使结直癌的治疗从几十年来只有单一化疗药物-氟脲嘧啶,发展到现在具有多种选择。由于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特点不同,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发生变化。
面对结直肠癌治疗观念“日新月异”的变化,需要临床医生明辩观点,理清思路,在多学科参与的临床实践中,根据肿瘤的期别、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有序合理的安排治疗。
上一篇:三大听神经瘤检查方法 下一篇:脑胶质瘤与认知功能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猜你喜欢